全力拼经济丨龙泉:“汽势”如虹的百亿级创新力

2024-03-18 13:26
二维码
34

3月14日

《丽水日报》深度报道

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紧握“创新”钥匙

孕育出强大的新质生产力

带动这一传统产业实现新的发展

cn_mmbiz_jpg_kvsD9UAm1lNCezHtPAQibT6s1pCsniarwzym8ebAKIMviale5DldS48U0y0yPbbPHTJTWP0OSjZAKIKeYgm.jpg


已有百年历史的全球汽车产业,正迎来技术和创新应用层出不穷的变革期。作为全国汽车空调领域最大的块状产业集群,龙泉的汽车空调零部件企业超过200家,行业总产值逾100亿元。

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蕴藏在企业的生产与创新实力中,而这一切,离不开具有强势引领效应的科技创新体系。与之相应的数据是,2023年龙泉的单项冠军、领航企业正逐年递增,规上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居丽水之冠,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同样名列榜首。

面对新一轮汽车产业智能网联化升级和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紧握“创新”这一“应对万变”利器的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企业,跳出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主动向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赢得换道超车的新机,跻身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新赛道,为产业“施展拳脚”开辟更广阔天地,进而孕育出强大的新质生产力。


cn_mmbiz_jpg_kvsD9UAm1lNCezHtPAQibT6s1pCsniarwzkSRRbewOLUYx9eYj2yUNHHj8ib6W40hSEnrG3C9fxwkABx4ia.jpg



把“小配件”做到极致


走进浙江俊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的是整齐划一的生产线,各条工序衔接不紊,物料精确归位。在这里,每天都会生产出4000多台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一款产品,利用颜料涂层增加离合器摩擦系数。你看,两个磨合面上都增加了涂层,使产品更耐磨、更有韧性。”在俊博的电磁离合器展台上,企业负责人李超向记者介绍着新产品的特点,这个在外观上看来与其他产品差异并不大的小巧离合器,在去年经过了5个多月的涂层配方调整,“每款产品的使用寿命、耐温条件、最高转速等参数都不一样,我们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研发生产。”


cn_mmbiz_jpg_kvsD9UAm1lNCezHtPAQibT6s1pCsniarwzELyr4aNsicp8c6EAKmbQ2bKzM8b37WhHs3awfOXzAlLMbm87L.jpg


汽车空调零部件种类繁多,有些小部件看似不起眼,却是核心部件——压缩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离合器就是其一。

“电磁离合器相当于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开关,用于保持车室温度的恒定。它的承载能力,直接影响整个汽车空调系统。现在,电磁离合器的生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们的创新目标是研发出品质更稳定的产品,从单点上实现质量突破。”李超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掌握着电磁离合器的关键技术,如产品的耐温等级能达到200摄氏度,高于常规的180摄氏度;离合状态的最高转速能达到8000转,是业内普遍转速的一倍;产品在高速高压工作状态下能通过300-500小时的使用寿命测试,处于整个行业技术的最前沿。

以新技术催生产业新动能,企业的技术突围是主动力。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大众对乘车舒适性的日益重视,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市场得以迅速壮大。市场蛋糕变大,引来了更多“掠食者”,“俊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靠得正是强大的创新力。

“电磁离合器作为重要的传动和控制零件,摩擦系数是关键参数。这也是业内开展技术创新的突破点。”李超告诉记者,浙大龙泉创新中心是企业的有力外援,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为离合器摩擦性能提升作了大量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提升摩擦性能的关键是涂层,这就找到了研发突破口。此后,我们和涂层供应商一起展开调配试验,在确保尺寸、体积、功率等不变的条件下,找出配方的最优平衡点。”

李超告诉记者,在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涉及10多个关键点的数据,“自主研发的阶段,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不断地推动提升与优化,哪怕是把点位上的技术参数提高一个单位,都是巨大的进步。”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俊博的成功具有普适性的特征——制造业企业要从低端跃升到高端,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是绕不过去的壁垒,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打造4.0数智工厂


在“花式内卷”的汽配行业,产品的安全性、舒适度、美观度和性能都有很高的标准,各大汽车品牌对零部件厂商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除了审厂、检测更加严格之外,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也进一步传导给了供应链上的各零部件工厂。对于较早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的俊博来说,这是件喜闻乐见的事。

“每个螺丝都能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磨具里中找到生产时间,每道工序上发生过的生产数据都有记录,每个磨具的使用时间、维护周期都会留档并自动发出维修提醒。整个厂区有200多台设备,生产数据都在手机上可查可记、互联互通。”李超告诉记者,通过ERP、MES等系统打造的“数智工厂”,厂区实现了所有工序、磨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个比方,如果当天的产能不足,我们能从某一台设备或是某道工艺上展开倒查,精准定位出具体的产能问题。”

对于俊博的销售人员来说,感受最深的是“客户不会再致电询问生产进度了”,取而代之的是客户可以随时登录系统,查看生产进度、出货报告、检验报告等。“我们的‘数智工厂’为供应商、客户都做了端口,他们能即时查看每个订单、每道工序的生产情况、材料使用情况等,有时候甚至不用我们盯生产进度,客户会根据工序链进度来提醒我们加快接下来的生产流程。”李超笑着说。


cn_mmbiz_jpg_kvsD9UAm1lNCezHtPAQibT6s1pCsniarwznyZxib3o3UDrXiauEZ0ZCZ2NpfE1w8AbfNunMh5rTn9cIntpV.jpg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浪潮下,如何通过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提升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的高质量、高效率竞争优势,已经成为龙泉汽配人关注的共同课题。

在浙江基力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全自动的芯体装配设备、激光焊接设备、钎焊隧道炉、氦检密封性能检测设备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汽车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生产及检测设备,让企业产能全速提高。“往年的年产值增速在10%左右,去年,从采购、销售到生产车间,整个厂区真正实现了‘数字大脑’落地,使生产效率激增,交货期比以往缩短了三分之一,年产值增速也刷新了历年记录,达到了20%。”企业负责人吴继武告诉记者。

创新并非“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孜孜以求的结果。俊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水平跑在前沿,与李超的计算机专业背景密不可分。在李超的“数智工厂”蓝图里,“未来我们希望能让计划部门‘消失’,把工厂80%的繁重事务都交给‘系统’完成。”

“我们现在致力于做的,是通过对各个工序、设备的数据测算,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让每个数据都能够自动反馈到各个生产环节中。换言之,就是让工厂具备自动化计划能力、信息反馈能力,每道工序产能都能即时测算调整。”据李超介绍,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业务运作模式的重构与升级,能有效替代大量烦琐、重复、机械性的人工劳动,从营销、研发、供应链、财务等多个方面实现经营效率的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全面升级。

而在整个产业内部,更远大的百亿数智产业链宏图也正在铺展:通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带动上下游各主体之间实现数字化互联互通;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工业检测、等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互联互通,补链强链将更加精准、智能……


奔跑竞逐新赛道


汽车产业是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当前,一路飙升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逐步提高的市场渗透率,让高端汽配产业的发展同样迎来了新的拐点。新能源汽车赛道就像一个诱人的宝盒,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开启。

在龙泉,吉利汽车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总成项目的落地,无疑是汽车零部件(热管理)产业布局的关键一笔。

眼下,在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炉田区块,吉利智能热管理系统研发中心及产业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施工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8亿元以上。

同样是在这片热土上,一批外地引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落地,而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则忙于扩建。这其中,占地9000平方米的基力思新能源热管理设备厂区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厂区设计等前期工作。

“扩建的厂区生产车间占地6000多平方米,和现有厂区面积差不多,主要生产新能源热管理涉及的一款零部件——板翅式换热器。我们投入了2000多万元用于建设厂区、添置生产设备,计划今年底完工,明年正式投产。”和厂区建设同步推进的,还有板翅式换热器的产品研发工作,吴继武告诉记者,现有厂区已经具备了生产新能源汽车空调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能力,“在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中,换热器连接着蒸发器,主要起到恒温作用。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的板翅式换热器已经初步通过仿真模拟检测,正准备进行在装车运动状态下的检测。”

布局新赛道,必然需要强力的科技支撑。在基力思的产品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忙着对一个板翅式换热器进行焊接、测试。技术人员指着换热器中部呈微型蜂窝状的位置告诉记者,这款产品的中部由70多片1.8毫米的铝质翅片冲压、焊接而成,里面有上千个焊接点,经过多层次叠加焊接而成,不能有一点漏焊和虚焊接,“无论是冲压还是焊接,对精度、质量、效率的要求极高,背后蕴藏着缜密、复杂的工艺设计。”


cn_mmbiz_jpg_kvsD9UAm1lNCezHtPAQibT6s1pCsniarwzEdbXibNIgC51owGgxzpmSOkrGj4XxlOTrhe5MLL14ZdCaLSEi.jpg


“为抢抓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机遇,多年来我们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新能源热泵研发为例,西安交通大学给予了我们技术支持,在产品轻量化、制冷效果、耐腐蚀能力等方面进行反复试验检测,大大缩短了我们的研发周期。”吴继武说,目前板翅式换热器已经小批量投产,他正在与多家客户对接生产事宜,“年底前要完成所有上线检测,明年新工厂投产的时候,这款板翅式换热器也将大批量投产。”

新能源、数智化时代,不只是单纯比拼产品、价格,更重要的是打造智能制造、供应链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系列产业创新生态链。在龙泉,当热管理系统遇上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链,科技创新驱动两者结合,强大的化学反应引发了裂变式发展,加速了汽车空调零部件百亿产业集群的“高速超车”